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哲学中医 | 胖在你身,虚在脾上,调肝健脾疗效

来源:医学与哲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2-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开栏语: “动-定序贯范氏八法”是范冠杰教授开创性提出的中医理论。团队多年的研究及实践,成书《哲学中医—“动-定序贯范氏八法”与中医临床思维》,运用哲学来解读中医,通

开栏语:

“动-定序贯范氏八法”是范冠杰教授开创性提出的中医理论。团队多年的研究及实践,成书《哲学中医—“动-定序贯范氏八法”与中医临床思维》,运用哲学来解读中医,通过中医来验证哲学。通过本专栏定期文章的推送,希望让中医从业者开拓思维,提高临床水平。

医学指导:广东省中医院内分泌科大科主任,学术带头人 范冠杰

引言

肥胖目前在全世界呈流行趋势。世界卫生组织将肥胖定义为可能导致健康损害的异常或过多的脂肪堆积,其病因未明,被认为是包括遗传和环境因素在内的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肥胖既是一个独立的疾病, 又是2型糖尿病、心血管病、高血压、中风和多种癌症的危险因素,被WHO列为导致疾病负担的十大危险因素之一。

范冠杰教授认为在同一疾病,由于不同发病阶段和个体反应,会产生不同的病理机制,因此,论治时不仅要观察局部的病证,还要看整体乃至于人与自然界的联系,才能把握疾病的本质。范冠杰教授运用“动-定序贯范氏八法”理论治疗肥胖病,临床治疗屡获奇效,拭看以下病例。

案 例 举 隅

张某,女,23岁。初诊日期:2016年5月14日。

【初诊情况】

主诉:体重增加10年余。

患者于2003年起体重逐渐增加,现患者体型肥胖,体重90kg,身高165cm,一直未重视及就诊治疗,近期觉肥胖影响自身形象,特来就诊。

诊时症见:神志清,易觉疲累,纳佳,运动较少,平素工作紧张,性情急躁,近期月经不调,经期不定,月经色暗且夹有血块,二便调。舌偏暗,苔黄腻,脉弦滑。

查体:体重90kg,身高165cm,BMI:33.09kg/m2,腹围98cm。

辨证:肝郁脾虚,湿热瘀阻

治则:疏肝健脾,清热祛湿活血

处方:柴胡10g,白芍15g,薄荷10g(后下),牡丹皮15g,五指毛桃15g,白术10g,苍术10g,薏苡仁30g,车前草30g,茵陈30g,丹参15g,泽兰15g,莪术10g,甘草5g。水煎服,每日1剂,共7剂。此外,加强生活方式宣教。

【随诊过程】

二诊:2016年5月21日,患者服上药1周,患者体重即减少2.7kg。时有饥饿感,但能控制不加餐,药已对症,效不更方,继服2周。

三诊:2016年5月28日,患者体重共减轻6.5kg,自诉感觉轻松,疲乏感减轻,食欲减少,食多反觉不适,舌暗红,苔黄厚腻,脉弦滑。范冠杰教授予调整中药,加用布渣叶30g、荷叶10g祛湿消脂轻身。

后续患者一直在范冠杰教授门诊调理,服用中药3个月时,患者体重共减轻10kg,进食较治疗前减少约一半食量,但不觉有饥饿感,诉精神可,无疲劳感。近期随访,患者目前体重稳定在70kg,体重基本达标,月经规律。

按语

肥胖患者,除予药物,更重要的是对其进行宣教,范冠杰教授常言“医生、药物都靠不住,最重要的是要靠自己”,每每叮嘱患者,少进食,多运动,只要在最难熬的时间坚持住了,便于往后自觉轻松舒适。

范冠杰教授临证施治肥胖,在病因上,更加强调饮食肥甘厚味、情志不畅、久坐少动等因素;在病机上,认为由于社会的发展变迁,以及人们生活方式及体质的改变,“脾虚痰湿”并非肥胖病唯一病机,跳出了传统医家论治肥胖动辄言必“脾虚痰湿”、治以“健脾祛湿”之窠臼;在用药上,范冠杰教授动态把握核心病机,灵活选用与主证相对应的药串或灵活加减化裁整方,不拘泥于经方、成方。

该青年女性患者平素工作紧张,性情急躁,易觉疲累,运动较少,并有近期月经不调,经期不定,脉弦,可推测患者乃肝郁而至脾更虚,肝木乘脾也,健脾更需运脾。再有月经色暗且夹有血块,舌质偏暗,可推测患者兼夹有血瘀证。因此,综合患者形体、饮食习惯、心理及舌脉进行分析,其辨证当为肝郁脾虚,湿热瘀阻,认为脾肝功能失调在本病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治法从脾、肝论治,运用“动-定序贯范氏八法”辨治肥胖病的主要药串,如疏肝行气药串:柴胡、白芍、薄荷、牡丹皮;健脾益气药对:五指毛桃、白术;清热化湿药串:苍术、薏苡仁、车前草、茵陈;配合活血化瘀药串:丹参、泽兰、莪术。经过前期一周治疗初见成效,继续根据患者症状及舌脉的变化灵活辨证,并关注患者的情志因素,减轻肥胖病患者心理压力。

综上所述,本案肥胖患者胖在身上,虚在脾上,病位在于肝脾两脏,病机为肝木克土,范冠杰教授治疗上从肝论治,通过调畅气机从而促进脾土运化,治疗上抓住了核心病机,辨证施药,最后取得满意疗效。


文章来源:《医学与哲学》 网址: http://www.yxyzxbjb.cn/zonghexinwen/2022/0216/1044.html



上一篇:哲学和科学对现代教育思想有什么样的影响?
下一篇:医学统计学:统计学是如何发展起来的,这段简

医学与哲学投稿 | 医学与哲学编辑部| 医学与哲学版面费 | 医学与哲学论文发表 | 医学与哲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医学与哲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