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医学与哲学版面费是多少[06/01]
- · 《医学与哲学》投稿方式[06/01]
- · 《医学与哲学》期刊栏目[06/01]
郎景和院士:医学是什么?医生要怎么样?医患(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所以这些争论都不是正确和错误的争论,只是人们的观点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 二、医生做什么? 诊治,帮助,关爱是医生的真正职责! 林巧稚
所以这些争论都不是正确和错误的争论,只是人们的观点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
二、医生做什么?
诊治,帮助,关爱是医生的真正职责!
林巧稚大夫说,医生要永远走到病床前去,做面对面的工作。临床医生不能够脱离临床,离床医生,不是好医生。不管科学怎么发展,不管影像、化验如何的全面,医生都要去看病人。
今年庆祝协和100年,我们学习张孝骞大夫、林巧稚大夫的一个最重要的思想,就是去看病人,去面对病人。
美国霍普金斯医院多次被评上最佳医院,但其海报上只是一个听诊器。我很有感触。听诊器让医生与患者面对面,直接对话,让双方郑重地明晰“我是你的医生,你是我的病人”----双方都是郑重的、神圣的!
现在有的医生看病根本不看病人。你的手骨折了,大夫根本没抬头,就开了检查单让你去照相。照相也对,看看是不是骨折,另外还包括复位处理。但你总得看病人,是怎么摔的?哪儿疼?连这些都没有问,这大概不是医学的方向。
一个医生应该记住奥斯勒的话,我们一定要有很好的历史洞察,要把科学和人文结合起来,要把科技进步和人道主义结合起来。
有一个病人从美国回来,她在美国做了一套肿瘤Marks(标志物),可以对50种癌症都能够知晓。她有三项不太正常,问我会得癌症吗?我说不一定对,我得全面仔细检查。
未来的世界是这样吗:如果你到医院去看病,从挂号开始,到分诊台,到做各种检查,整个医院看不见一个医生、一个护士,然后进了手术室,有两三个真正的机器人给你开刀,你干吗?我认为那不是医院,那是作坊、机械修配厂。
同样的,我们的生殖医学有很大的发展,现在有试管婴儿等等。从技术来讲,用一个体细胞就可以克隆,就像孙悟空拔一根汗毛一吹就变成很多小猴子一样,这从科学上几乎是可以做到的。甚至,可以像做面包一样完成人的复制(copy of humanbody)。但那还是人类吗?还有家庭吗?还有婚姻吗?还有爱情吗?
所以,这一切都可能,但都不是医学的方向。可能是科学的方向,但不是医学的方向。特别是人有思想,是不可以像对待机器那样去对待病人的、对待人的。
所以,我们真需要一种医学人文的再教育。《世纪智者》是一幅世界人文智者群像图,浓缩了20世纪一百多位人类文化方面的代表人物,其中就有我们的林巧稚大夫。一个妇产科大夫,成为世界智者,跟居里夫人、爱因斯坦在一起。我想,就是她的大爱无疆。我们和许多被她教育、被她感动、被她救治的人一样,永远谨记她留给我们的珍贵礼物:对知识和技术的渴望,对真理的追求和理解,对人的同情与关爱,以及用毕生力量改善人与社会健康的智慧。同样的,我认为我们的医学人文就是改善人与社会健康的智慧,这应该是医学人文的精髓。
所以,作为一个医生,要有才、智、德,而德很重要。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强调说,所有职场的成功者,无论是老板,还是企业家,还是校长,还是教授,大概都和人文离不开。他讲了几个非常重要的例子,都和医学人文相关,他们都有很高深的洞察力,随机应变的语言表达能力,都注重人文构建,都注重人文培养。
因此我想,我们的医学人文是非常重要,非常大有可为的。
在医疗实践过程中,一定要贯穿人文的观念,要有乐趣。美国《读者文摘》里有一个测试:什么人最快乐?第一位就是经过千辛万苦把肿瘤切除的外科医生,然后是叼着烟斗自我欣赏的画家,和正在给婴儿洗澡的母亲。这是大众对医生的看法!这使我想起好多年以前哈尔滨一个年轻医生被病人捅死了,多么大的反差。所以,一个医生应该得到应有的尊严并且受到尊敬,这是很重要的。
敬畏生命,敬畏自然,当然也要敬畏医学,敬畏医生,敬畏病人。

三、医患关系
医患之间要相互了解、理解和谅解。
医患之间这个结,可以通过三个方面来解开:
首先要了解病情,了解人情,了解医疗,了解医生,了解医家,了解病家;
其次要理解诊断、治疗和结果,理解不是什么病都能治好的;
第三要谅解病人的焦虑和无助,谅解医生的困惑和无力,谅解医学的局限和无奈。
通过了解、理解和谅解,医患关系会好的,我们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宣传。
当然,一个医生要心地善良,心路清晰,心灵平静。我们知道,我们会遇见各种各样难治的病,也会遇见各种各样难处的病人。
文章来源:《医学与哲学》 网址: http://www.yxyzxbjb.cn/zonghexinwen/2021/1204/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