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医学与哲学版面费是多少[06/01]
- · 《医学与哲学》投稿方式[06/01]
- · 《医学与哲学》期刊栏目[06/01]
中医与西医的哲学比较(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古希腊发展得较为典型的是原子论,而原子论对事物采取的是分析方法,建立在分析方法基础上的西医必然是重视局部,而忽视了整体。所以,西医发展起
古希腊发展得较为典型的是原子论,而原子论对事物采取的是分析方法,建立在分析方法基础上的西医必然是重视局部,而忽视了整体。所以,西医发展起了解剖、现代生理病理学等,都重视局部,甚至把局部看成是整体。比如,西医认为,局部的疾病即代表着生命的整体,在局部施治,即能恢复整体。
在我看来,显然,局部不是整体,局部代表不了整体。若以局部来代表整体,结果就可能导致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甚至导致过度医疗。比如,西医治疗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往往需要服一辈子西药,为什么?因为只见局部而不见整体。
中国传统哲学讲“以人为本”,换句话说,整个中国传统文化都离不开“以人为本”这个理念。由此而衍生出来的中医更是基于“以人为本”理念,而不是以病为本。
在中国传统哲学看来,人与其他万物相较具有无比的优越地位,人有理性、有道德、有情感,能够体验天或天道。因此只有人才能构成与天地并立的结构格局。老子所谓的人是“域中四大”之一;孟子所谓“万物皆备于我”;荀子所谓的人“参与天地”;《中庸》所谓的人“赞天地之化育”等等,都从不同层面肯定了人在宇宙中的独特地位和独特价值。“人为天地立心”,中国传统哲学讨论天或天道,最终都是落脚于人或人道。或者说,本质上是以人或人道去规范天或天道。因此,中医所讲的“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实质上是以人为中心要素的整体观。
体现在治疗上,中医时时强调“以人为本,以正为本”,而不是“以病为本,以邪为本”。西方哲学强调还原论,不可避免地重视疾病和病邪。以治疗新冠肺炎为例,中医从“天人合一”的角度去分析五运六气,进而指导用方用药。而西医则从新冠病毒的角度去研究,而不重视天地,也不重视人的正气。结果就是中医可以迅速治愈新冠肺炎,而西医至今找不到特效药。
从认识论角度来看,中国传统哲学重为人,而西方哲学则重求知;中国传统哲学重综合,而西方哲学则重分析。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中医治病时,不管是否有经验,是否治过类似疾病,都可通过辨证找到正确的治法。而西医治病时,若没有经验,或没有治过类似疾病,则完全不知道如何治疗。
而现实是,中医治病时重辨证,或用六经,或三焦,或卫气营血,或为五脏六腑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总之,不管疾病种类千变万化,证型不过数十种,以简御繁,非常方便,疗效也极高。而西医治病时重辨病,病种不同,治疗方法亦不同,至今西医搞出的病名已经有上万种,而且还在继续增多,导致其医学越来越复杂。
显然,以人为中心要素的整体观,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特征之一,也决定着中医的基本特征,即“以人为本”。作为一种临床医学,我认为,这个理念是绝对正确的。人应该被抬高到至上的地位,因为“天地之精,所以生物者,莫贵于人。”(董仲舒)中国传统哲学推荐天和天道,归根到底是以张扬人及人道为根本目标,这种对人的价值高度的肯定和崇尚,在古希腊哲学中是十分少见的。(董洪涛)
文章来源:《医学与哲学》 网址: http://www.yxyzxbjb.cn/zonghexinwen/2021/1217/943.html